福州市五一廣場位于福州市最中心的于山南麓,占地7萬平方米。她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英雄廣場,更是福州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廣場。五一廣場的前身是一片沼澤地,湖塘比鄰,蓮藕為多。
“五代十國”時期,閩王王審知以湖為壕,在于山腳下筑起一座城墻,稱“夾城”,形同月牙,也稱“月城”。
到了明朝,有人依“月城”的格局修筑福州府城,建起了七大城門。于山腳下的城門稱“南門”,又名寧越門。南門城外的一片空闊地,即今五一廣場,但那時它還叫“南校場”。
辛亥革命后,南門城樓被拆,建起了環(huán)城公路。修路后,還在南門的中心建了一座“國民革命軍將士陣亡紀念碑”。之后,這個紀念碑又移到了南校場。而這時的南校場,也已改為公共體育場。
1968年12月改建為廣場,1970年“五一節(jié)”竣工。有人說因為它是“五一節(jié)”竣工的,所以叫“五一廣場”。也有人說,廣場因位于五一路西側(cè)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