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的簡稱為“滬”和“申”,所以上海又叫申城。
關(guān)于申城,傳說上海一帶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,是春申君黃歇的封邑,為了紀(jì)念他,把這里的一條河(今黃浦江龍華至松江河段)叫黃歇浦,又叫“黃浦”。這一片陸地叫“申”。原來申湖兩地都在深切地懷念著同一個名字,他就是戰(zhàn)國時期名滿天下的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黃歇!就是他,最早“治水入江,導(dǎo)流入?!?,為紀(jì)念他治水的功績,就將他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稱作“黃歇浦”,后因吳淞江淤積嚴(yán)重,河道日小,而“黃歇浦”則逐漸演變成太湖入海的主要通道,明朝以后,黃歇浦也就易名為黃浦江。為褒獎他治國安邦的功績,楚滅越后,楚王就將春申君黃歇封邑湖州,因城周河流水澤中長滿菰草,故名之。迄今在湖州城南金蓋山下就聳立著一座保存完好并具有“重城”、“子城”和2300多年歷史的“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