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網(wǎng)訊,受冷渦氣流的影響,從上周日(11日)開始,我國華北地區(qū)出現(xiàn)大范圍的暴雨天氣,華北也于7月11日正式入汛,截至目前,華北、黃淮一帶近期降水頻繁。與此同時,今天(12日)上午6時,中央氣象臺發(fā)布暴雨黃色預警。
中央氣象臺發(fā)布暴雨黃色預警
7月11日開始,華北出現(xiàn)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,截至今天(12日)早晨6時,京津冀等地出現(xiàn)暴雨,部分地區(qū)大暴雨或特大暴雨。據(jù)了解,華北于7月11日正式入汛,相比常年(7月18日)提前了幾天。目前,華北的強降雨還在持續(xù),未來一周,降雨仍將頻繁“打卡”。
資深氣象分析師周穎介紹,華北、黃淮一帶近期降水頻繁,首先是氣候原因所致。目前正接近“七下八上”主汛期,華北、東北多地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會迎來一年中降水最高峰,不少城市在這期間,短短20天的降水量就能達到全年的五分之一左右。
像是北京、天津、石家莊、濟南、沈陽等地,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時間均出現(xiàn)在“七下八上”期間。另外,從降水日數(shù)來看,北京、天津、石家莊、鄭州、濟南、沈陽等地,在“七下八上”期間的平均降雨日數(shù)都在7.5天或以上,其中,北京更是達到了9.3天,占全年降水日數(shù)近50%。
此外,從今年的實際情況來看,今年副熱帶高壓提前北抬,并且明顯偏北;而且,副熱帶高壓北抬后,后期沒有回落,導致水汽輸送出口集中在華北、黃淮一帶。
同時,在北半球俄羅斯到蒙古,也就是西伯利亞一帶,一直有一個龐大的橫槽存在,橫槽中不斷誕生出一個個的小低值系統(tǒng),這些天氣系統(tǒng)在東移南下的過程中,會和副熱帶高壓周邊的水汽結合,從而帶來頻繁降雨。
不過周穎表示,雖然未來一段時間華北的降雨仍然較多,但是不會有像近兩天這么強的“配置”;無論是降水的強度,還是持續(xù)時間, 此次11日夜間至12日的降水過程都是比較強的。收
天氣資訊推薦:?
塔吉克斯坦北部發(fā)生6.4級地震 目前地震已造成5人死亡